欧盟“封杀”双酚A奶瓶 婴儿塑料奶瓶的隐患又让家长们开始揪心了。欧盟认为含双酚A奶瓶会影响婴儿发育,从昨日起,将禁止生产含化学物质双酚A(BPA)的婴儿奶瓶。6月起,禁止任何双酚A塑料奶瓶进口到成员国。 欧盟认为,双酚A在加热时能析出到食物和饮料当中,可能扰乱人体代谢过程,对婴儿发育、免疫力有影响。 昨日,国内专家认为,目前,欧盟的食品药品“绿色”标准一直比较超前,国内标准或将向其靠拢,“提标”只是时间问题。 或会带来“蝴蝶效应” 国内企业提标在即 部分超市暂未下架同类产品 记者杨菁 韩玮 见习记者蔡木子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介绍,国产奶瓶中九成是用聚碳酸酯(PC)制成,而PC材料中九成含双酚A。 目前,我国只有一份适用于所有PC瓶的现行国家标准,包括婴儿奶瓶、太空水杯等,即《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碳酸酯树脂卫生标准》。 标准中,对双酚A用量有规定:一升蒸馏水中所含的酚必须≤0.05毫克。他坦言,目前国内生产的奶瓶,九成用PC制成,并含有双酚A。 董金狮表示,奶瓶从008年元月日开始,就已纳入国家生产许可范围,即要看瓶身上有没有“QS”标志。此外,用于食品包装的塑料品种越来越多,目前,每种材料都有一个“身份证”,用PC制成的奶瓶会标上代码“58”或“7”。 国标:国内尚无奶瓶的专用标准 本报评论员 刘林德 欧盟对含双酚A婴儿奶瓶的禁令,让国内同类产品市场及监管者异常尴尬。国内并无奶瓶的产品标准,且绝大部分国产奶瓶为含双酚A的PC材料制成,若依照欧盟标准勒令产品下架,该产业将面临毫无缓冲余地的毁灭性打击,若对此不作出反应,则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预期。 同类现象,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地区的产品标准和产品危险性提示,在信息全球化时代,不可避免地对国内消费者产生心理影响,进而冲击国内产品的市场销售。有些时候,产品标准可以被视为一种贸易壁垒,但在事关消费者健康的情况下,此种解释显然不是人性化的。 这是我们必须应对的全球化冲击。应当承认,我国的工农业产品,目前存在标准欠缺和标准偏低滞后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由经济和技术发展现状所决定,但也与长期重产业发展而轻消费者保护意识有关。在产品标准制定、产品监管、产品危险性研究等方面,均存在不足,由此带来的消费者权益损害、中国制造信任受损,不乏先例。 在经济和信息全球化的背景下,无论是从消费者保护的角度,还是提高中国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角度,完善和提高产品标准,都是势在必行的。同时,加快产业升级,提升技术水平,加强监管力度,开放和完善产品安全研究,都应同步进行。 双酚A,也称BPA,工业上又叫作聚碳酸酯。 它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用来生产防碎塑料,也可用于生产增塑剂、阻燃剂、抗氧剂、热稳定剂、橡胶防老剂、农药、涂料等精细化工产品。 从矿泉水瓶、医疗器械到食品包装的内里,都有它的身影。每年,全世界生产700万吨含有BPA的塑料。但BPA也能导致内分泌失调,威胁着胎儿和儿童的健康。 昨日,记者走访多家大型超市、婴幼儿超市,发现奶瓶的材料主要包括塑料、玻璃两种,其中,塑料材质又分PC、PP、PPUS等。 多数在售的品牌中,都有PC材料的奶瓶,从种类上看,这种奶瓶约占市场的三分之一。 相比同品牌的其他材料奶瓶,PC奶瓶通常会便宜一些。 在香港路一家母婴超市内,“贝亲”00毫升奶瓶中,PC材料的卖50元,PP材质的卖86元,玻璃的价格在5元-0元。“爱得利”0毫升奶瓶,PC材料的每只卖.9元,PEC材料的每只卖8元,价格贵一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