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本药物中标价屡创新低的怪圈下,业内对于药品价格的关注从“虚高”转为了“虚低”,近期一系列的药品质量问题的暴露也再次引发了社会对于价格“虚低”下药品质量的担忧。 业内人士建议,在中标价越来越低的现状下,对部分大品种基本药物进行全国统一定价试点,一方面能保证药品质量,另一方面也能缓解企业成本压力、维护合理利润空间,促进行业整体良性循环。 药价“虚低”难保产品质量 不少人士质疑,在基本药物中标价越来越低,各地以基本药物价格的降幅为政绩的背景下,国内涉嫌“虚假投料”的制药企业或许并非少数。 上海中药行业协会会长许锦柏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盒0g*0袋的板蓝根颗粒仅原材料就需要.5元,但企业投标价却只有.85元。 另外,00片规格的消炎利胆片的原料和辅料成本需.5-.6元,加上人工成本和运输费用,至少也在元以上,但现在出现的企业投标价格却只有.5元。 “我们根本无法想象这种所谓的廉价药究竟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更不用谈这样的药品是否能保证其质量和药效”,许锦柏说。据他了解,在上海,已经没有一家本地医药企业愿意去竞标板蓝根颗粒,因为实在做不下来。 对于招标制度引发的低价中标,以及潜藏的药品质量风险,记者从多位人士采访中了解到,“若按照正规的原材料和工艺生产,中标价格的药品几乎不可能生产出来。” 招标乱象药企成本压力大 根据00年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建立和规范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的指导意见》(简称《基本药物采购机制》),鼓励各地采用“双信封”的招标制度,即在编制标书时分别编制经济技术标书和商务标书,企业同时投两份标书。只有经济技术标书评审合格的企业才能进入商务标书评审,商务标书评审由价格最低者中标。 “制度本身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变了味”,上海医药集团一内部人士表示。由于各地在招标采购过程中对质量缺乏统一的评判标准,使得经济技术标书门槛很低,且大多流于形式,再加上竞标企业大部分将精力放在商务标书上,“唯低价论”的现象越来越凸显。 [][]
|